自由時報 記者楊媛婷
2025年04月25日(五) 下午18:24
台灣米近年出口日本數量呈現增加趨勢,今年更首度打入日本的自衛隊、醫療長照中心、學校午餐通路,農業部次長胡忠一表示,台灣稻米品管好,加上品質和日本國產米相近,今年預計輸出3000公噸台灣米,品種則以台南11號為主。
日本近年推展米食,當地米食消費規模上升,但卻受限於米價偏低壓縮農民獲利空間,加上日本農村人口高齡化與後繼者欠缺,導致稻米產量無法隨之提升,又加上受高溫等影響導致歉收,日本當地開始出現缺米等情況,目前正率國內稻米業者在日本訪問的胡忠一指出,台灣稻米品種與品質都和日本國產米類似,近年積極拓展日本市場,國內稻米外銷業者大倉米舖與日本食品進口企業「北日本通商株式會社」、流通及團膳供應企業「日本營養食品株式會社」、「日總株式會社」三方合作,促成台灣稻米供應日本團膳食材合作模式。
胡忠一透露,台灣稻米過去就有打入日本的餐飲體系,今年更首度打入日本的醫院、 高齡者照護機構、學校午餐,也提供日
本自衛隊團膳使用,這些單位對食材的安全性與品質都要求更高,代表台灣米品質好口感佳,才能打入這些通路,隨日本稻米短缺與當地米價上漲,這是台灣稻米打入日本通路的好機會。
日本為保護當地的稻米,也在WTO架構下實施關稅配額,胡忠一表示,台灣稻米獲得的關稅配額為3000公噸,若超過配額,每公斤就會被課賦341日圓的關稅,關稅價格甚至比米價更貴,今年預計就會輸出3000公噸台灣米到日本,也希望未來可持續拓展日本當地台灣稻米市場與通路,讓台灣不只成為日本重要的國際盟友,也成為日本最重要的稻米供應來源國。
資料來源:自由時報
https://search.app/yUcLgXXQ69uAHWq26
發布單位:財團法人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